时间:2022-12-18 14:37:53 | 浏览:1730
一、水仙
武夷岩茶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响,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
水仙属于半乔木型的,叶片大而肥厚,是武夷山的传统名茶,内质香气浓郁清淳,如幽兰意蕴悠长。滋味甘清爽口,汤色浓艳,叶片肥嫩明净。
老枞水仙树龄30--50年以上,“老枞味”明显,岩韵烈,香气中等,汤色金黄,橙黄。滋味甘滑甜爽,极耐泡,水中可以闻到了老枞水仙特有的类似老茶树根的香味。
肉桂和水仙最明显的便是在汤色上。肉桂红、水仙黄!
二、肉桂
肉桂为武夷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由于它的香气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且被外地广为引种。在多次国家级名优茶评比中,作为岩茶典型代表参评,均获金奖。九十年代后武夷岩茶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异质。出口港澳、东南亚、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01、传统型(桂皮香)
肉桂的桂皮香,是品种的香气,不论那座山头、那个山场种出来的肉桂,都有此香气。
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肉桂的香气特点:
香气辛锐、持久,品种香明显备。
传统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味,香气久泡尤存,冲泡四、五次仍有余香。
相比之下,现在想要喝到纯正的、传统的桂皮香肉桂比较难,如果茶友们还未感受过桂皮的香气,不妨可以到超市买一些桂皮感受一下,那种香气就传统肉桂的香气。
02、花香
近年来,花香的肉桂横空出世,受到了不少新茶的喜欢。
肉桂的花香,有别于水仙、瑞香、金牡丹、奇兰等香气。
肉桂的花香,是属于沉郁型的,香气浓郁、甜蜜、沉稳。
现在想要喝一泡花香肉桂,反而不是太难的一件事,因为制作工艺的缘故,在肉桂中都能够捕捉到花香的存在。
03、果香
说到果香肉桂,很多人一定听说过水蜜桃香的肉桂。
这种香气,在制作的时候通过重发酵就能够实现,重发酵的肉桂,烘焙过后就是果香了。
果香肉桂通常前几道都是果香高扬,而后转为花香,最后转成木质香。
肉桂不同的香气,主要还是和它的制作工艺有关。
发酵轻,焙火轻,肉桂偏花香
发酵重,焙火重,肉桂偏果香
轻中火的肉桂花香显,主要呈现出兰花香和栀子花香。
中足火的肉桂果香显,主要是一些类似蜜饯的香气。
肉桂和水仙最明显的便是在这汤色上。肉桂红、水仙黄!
三、大红袍
干茶条索壮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大红袍和前两款茶比较,是更具鲜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韵更加具有变化感,给人活力四射的感觉。
有“岩茶之王”之美誉,其品质优异独具特色,是从名丛中单列出来的名丛(是名丛之首和公认的武夷茶王)。“岩韵”极为明显。滋味清醇、香气馥郁。大红袍为武夷岩茶中单列出来的一个种类,既然称为大红袍它所达到的香气,滋味就应该在一般的武夷岩茶之上。外形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
岩韵明显、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余香。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其品质还必须稳定,在香气与滋味上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武夷岩茶之代表。
除了共同的特征岩韵之外。
大红袍主要的成分是奇丹或者北斗,而奇丹、北斗的茶口感绵甜,滋味悠长,这是大红袍的主要特征,如果有拼配,那要看拼入的茶显出什么香调了。
肉桂茶劲较足,显出花果香或者桂皮香,茶汤里带有明显的辛辣感。
水仙茶显出特有的兰花香,而且水仙茶的甜味夹带着特殊的鲜甜感。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恭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第17届会议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一部茶叶史,半部世界史;一座武夷山,半部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四”这个词,排班列队时经常用得着。比如四大法王、四大门派、四大名著、四大美女、四大天王、四大名捕、四大发明。以及岩茶里的四大名丛。武夷山里,茶树品种众多,不计其数
一说到武夷岩茶,很多茶友都不禁会想到“大红袍”。确实,大红袍的成功给整个武夷岩茶品类带来了极大的推广和助力,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同时,关于大红袍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而且已经到了很有必要把大红袍说清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这个话题。目
大家好,我是唐长老,一位养多肉植物6年以上的资深肉友,今天有肉友问:多肉大红袍好不好养?应该怎么养?大红袍大红袍是景天科拟石莲属的多肉植物,相对比较冷门,其叶片略厚,呈倒卵形,叶面平整,叶背圆弧状凸起,有明显的龙脊线,前端急尖,带有短叶尖,
在中国,喝茶被视为一种艺术,2002 年,一名富豪买家用 18 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仅仅 20 克重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大红袍茶叶。即使在 1,500 年来视喝茶为艺术的中国社会,这个价格也高得令人咋舌。真正的大红袍茶叶不仅重量以金子论价,实际上
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
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中国名茶很多,产自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一直是爱茶之人都喜欢的。作为中国十大名茶的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走进福建武夷山
大红袍的品种选择,则是包罗万千。往最广的层面上来看,所有的岩茶,都可以归入大红袍的范畴。夷岩茶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拥有着包罗万千的特性!大红袍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崖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名皇帝的疾病,那位皇
今天想和各位聊一聊茶叶保质期的问题,为什么突然说这个呢?这还要从今年一月底武夷山市场监管局发表的《关于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保质期的解读》说起。这一份解读通篇看下来,主要意思是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
岩茶圈里流行着一句话“大红袍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身价,菩萨的心肠”,圈里人爱讲,圈外人也常听。至于其中的深意,小微今天来给茶友们好好说道说道。大红袍“乞丐的外表”是怎么来的?说大红袍是“乞丐的外表”,其实它也不过是在外形上与绿茶和铁观音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