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红袍

时间:2022-12-18 15:46:52 | 浏览:1327

1、 问:武夷岩茶和大红袍有什么关系?答:大红袍其实是武夷岩茶的一个品种,位于九龙窠的6株母树已有360多年,我们现在品饮的大红袍则是由母树嫁接而来,分为纯种大红袍及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同时由于大红袍知名度高,往往

1、 问:武夷岩茶和大红袍有什么关系?

答:大红袍其实是武夷岩茶的一个品种,位于九龙窠的6株母树已有360多年,我们现在品饮的大红袍则是由母树嫁接而来,分为纯种大红袍及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同时由于大红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袍,正如铁观音一样,其实武夷岩茶中有三百多个品种,分为无性系灌木如肉桂,无性系小乔木如水仙,及名丛、优良名丛。

我们说的武夷岩茶或大红袍现也泛指武夷山境内生长加工的乌龙茶。

2、问:五大名丛指的是什么名丛?

答:历史上将: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大红袍、半天妖列为五大名丛。后大红袍常被单独列为一大名丛。此外,在武夷山占有一定份额且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丛有:奇丹,奇兰,黄观音,肉桂、金钥匙,十里香,老君眉,金佛等等,这些名丛历史悠久,由于品种不同,风味各有千秋,历久不衰。

3、问:目前市面卖的是第几代大红袍?

答:大红袍繁植至今已有20多年,且只能由6颗母树适当剪枝嫁接,所以基本上现时所有出售的大红袍肯定都是其后代,但质量如何则不能一味追求第几代,应该是结合生长环境,天气,及传统的工艺,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无需刻意去追求第几代大红袍,建议可以通过自己的口感看看您自己比较容易接受哪种口感。

4、 问:影响大红袍的品质有哪些因素?

答:第一,必须是真正的大红袍树种,因为母树在岩石上生长了几百年,茶树种充分吸收了岩石精华,形成独特的味道。

第二,必须拥有非常良好的生长环境,武夷山即有独特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大红袍的生长。

第三,拥有精湛的制作技术才能将大红袍独特的岩韵体现出来。

5、 问:大红袍有哪些味道?

答:不同的品种,制作工艺的差异及拼配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香气和茶汤,但万变不离其宗,岩茶始终讲求的就是"岩韵",亦可以四个字来形容:“岩骨花香”。所谓“岩骨”指的是岩韵显著茶汤达到一定级数茶汤则会带骨感,而“花香”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品种香,制成成品的工艺香,受优越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影响所生成的天然气息。

6、 问:炭火香味与花香味有什么不同吗?

答:炭火香味与花香味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同,只是炭火香的焙火重些,时间长些。

花香型:主要的工艺是做青过程中茶叶发酵较低,烘焙时间较短温度较低。清香型适合初品饮岩茶的消费群,茶叶香气清新,滋味甘爽,能将鲜叶较好原味带出来。

传统型岩茶的特点:制作时发酵及焙火较重,香气内敛馥郁,讲求茶汤醇厚、甘活。

但两个茶都发醇在40-60%之间,不伤胃,一般来说,花香味的比较重视花香的纯,香及水的柔滑。而传统足火的岩茶则更注重水的回甘、生津、醇香,香气则较沉。

7、 问:武夷岩茶可以放多久?

答:中低火的建议密封的情况下当年年内喝完,因其含水量较高,时间长了易氧化转变,虽然茶质不会坏,但口感就不如新茶香顺。

炭焙足火的岩茶则可以密封长放。

8、 问:武夷岩茶有无收藏空间?

答:其中清香型建议的不要收藏,而焙透足火好山场的岩茶则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无该是饮用还是市场价值,在武夷山当地流传这样的说法:三年的岩茶即是药,对降血脂血压胆固醇及肠胃有很大帮助,陈茶除了药理功能显著之外,滋味醇和带有陈香味,也是好茶者的佳选。例如260年前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打捞起来的大红袍其中密封茶罐中的大红袍:风味甘醇依然。目前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就是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等,收藏时需要密封好、避光,味、高温、湿,不要经常打开即可。

当然,用于陈放收藏的岩茶工艺非常考究,并不是所有的岩茶都适于陈放收藏。

9、问:武夷岩茶的价值体现在哪呢?

答:

1:武夷岩茶主要药理功能: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国际友人曾赞叹武夷岩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而且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更丰富,如钾、锌、硒的含量较多。

2:武夷岩茶的生态环境:武夷岩茶由于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欧美茶叶专家学者经化学分析,就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质。如1847年罗莱特在茶叶中发现“单宁”(儿茶素)并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证实武夷酸乃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武夷岩茶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药理功能和营养价值的物质,优于其它茶类是确实无疑的。

3:从味觉上讲,凡茶能回味,且越能回味,越醇厚的茶都是好茶,而武夷岩茶即是如此:带岩韵的岩茶是很难得的茶,浓而不涩,醇厚清活,生津回甘。

经常品饮武夷岩可以陶冶情操,并对消食健体有一定的效果。

10、问:是不是岩茶汤色要越红越好?

答:即便同一个师傅亦不可能将每一批茶做成一样,一般来讲师傅会因该茶本质而灵活把握制作工艺,所以同一种茶会有等级之分,及略不同的口感。相对来说。焙火重些,或岩茶存放的时间长陈化,茶汤的颜色都会偏红,所以不是越红越好的。


相关资讯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是红茶吗?冲泡大红袍的正确方法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什么是岩茶的“名丛”?水仙、肉桂、大红袍,都是“名丛”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今年的四大名丛,终于在上礼拜选出来了。前段时间,武夷山虽说都在忙着抗旱。但今年的四大名丛组合没有三缺一,而是凑成了“四角俱全” 。选到了品种特征清晰,有凉茶草药香的

强势干货:五分钟带你了解大红袍!

大红袍,一个有着诸多历史传说和史料记载的中国名茶,至今仍被世人所追捧,被奉为茶中之王。在中国,即使是再不懂茶的外行人,说起茶来张口就能说出“大红袍”来,由此可窥见它的地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子丁显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突患恶疾,

大红袍为什么不是红茶?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极美!平流雾浮现,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秒变“天空之城”

四季轮回,气象变幻大自然赋予了美轮美奂的景致近期,武夷山脚下的印象大红袍剧场频繁出现平流雾奇观升腾云雾中的山水实景剧场瞬间幻化为仙境般的“天空之城”1、WU YI SHANYIN XIANG DA HONG PAO傍晚时分平流雾从四面八方款

「专家讲堂」刘国英:那些年你对“大红袍”望而却步的原因何在?武夷岩茶太贵喝不起的刻板印象需打破

武夷岩茶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长环境、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神秘丰富的品种资源,这些文化优势使得武夷岩茶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但也因此成为部分商家竞相炒作茶叶价格的筹码,从而混淆岩茶市场,致使消费者认为武夷岩茶价格太高喝不起。然而这都是由于市场炒

《印象大红袍》十年长“红”,魅力何在

《印象大红袍》演出现场。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洁摄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近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这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的“五一”长假首日晚,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执导的山水实景演出《印

1040万元一斤天价!武夷大红袍为什么这么贵?

1040万元一斤天价!武夷大红袍为什么这么贵?被称为“茶中状元”的武夷大红袍为什么这么贵?武夷山大红袍母树1998年以来的历次拍卖会上,20克大红袍拍出15.68万元至20.8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天价,人民保险公司以一亿元承保6株母树大红袍。最

第124回|大红袍最全资料

【品名】大红袍【简介】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 “

岩茶之王乌龙明珠——武夷大红袍

茶人铜塑武夷山下一茶室大红袍鲜叶茶道大红袍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最为名贵的一种,他以“岩骨花香" 的独特“岩韵”而著称,被誉为岩茶之王。他属半发酵青茶(乌龙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地为:福建省闽北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济州岛旅游网大理旅游网东方航空股票驾校宝典学习网美容整形网月子餐食谱网今日铜川生肖虎运势网贵州青酒网养生知识网母婴品牌网新加坡旅游网保利发展股票斯达半导A股生肖猴运势网无名电影影评网长沙新闻资讯网内江新闻头条网湛江头条新闻网牛宝宝小名取名宝典朱氏国学起名网虚拟现实技术网巨蟹座星座网元宇宙资讯网保险资讯网大健康项目网周易算命大师大数据信息网南充新闻头条网南京交友相亲网
福建旅游网是福建旅游门户网,为海内外来闽游客提供最权威和最全面旅游攻略、福建省内旅游攻略、福建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泉州必去的海滩、福建土楼、武夷山风景区、福建夏天避暑最佳旅游地、福建看海10大最美海滩、福建旅游资讯以及福建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
福建旅游网 ppmp.com.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