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8:15:27 | 浏览:1308
武夷山永生茶叶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方舟正在照料茶园 陈溯 摄
武夷山永生茶叶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方舟正在照料茶园 陈溯 摄
从“靠山吃山”到“人人都是公园人” “国家公园”给武夷山带来了什么?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2016年,作为世界“双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有了新身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到2020年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即将收官,第一批国家公园也即将集中亮相。经过4年试点,“国家公园”给武夷山带来了什么?除了更严格的生态保护,最重要的要数武夷山人对生态保护观念的变化。
在距离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入口1.7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通过异地搬迁平地而起的村庄——南源岭村,这里有264户居民,他们都曾是武夷山的“原住民”。
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执法大队常务副大队长吕兆平向记者介绍生态保护执法情况 陈溯 摄
在以前村民的观念中,在山里耕地、种植茶树就是他们最大的生计,而如今,当再有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村民们或许会第一个不答应,因为他们已经从“山里人”变成了“公园人”,爱惜着武夷山的一山一水。
“村民们越来越发现,保护好生态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价值。”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村书记胡德清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4年间,由于国家公园拉动旅游消费,村民的腰包鼓了,幸福感越来越强。
近4年来,国家公园组织了针对村民的经营培训,引导村民产业转型,参与资源保护、游憩服务。截至今年,南源岭村已有五批村民接受了就业培训,为村民绿色发展提供了更专业的指导。
提到武夷山,很多人都会想起武夷山最出名的“大红袍”,这种茶仅出产于武夷山地区特有的丹霞地貌环境中。由于毁林种茶破坏水土,国家公园严格控制茶叶种植,茶树种植经营和生态保护似乎成了一对矛盾。然而,在已经转变观念的武夷山人看来,这两者的关系却是相辅相成。
武夷山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 陈溯 摄
“好山好水出好茶,随着环境变好,我们茶的品质也大大提升了。”方舟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90后”,也是当地一家茶企——武夷山永生茶叶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方舟2016年从英国留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起祖辈就经营的茶产业。在方舟眼里,武夷山环境变好使茶叶的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叶经营是一件大好事。
方舟表示,以前茶产业只能做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现在由于周边环境变好,甚至可以做到第三产业。方舟一边指着茶园,一边告诉记者,现在的茶园已经变成了生态体验场所,茶园变公园,无形中对茶叶品牌做了宣传。
为提升生态保护效果,4年来,试点区全面开展机构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加大执法力度。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执法大队常务副大队长吕兆平表示,试点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两个管控分区,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开展全要素、全天候巡查巡护。在星村执法大队中共有106人,其中聘用的94名资源管护人员都是当地居民,带动原住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百姓的心态已经开始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转变,案件数量逐渐减少,毁林种茶、违章建筑的情况已基本得到控制。”吕兆平表示。
武夷山被誉为“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世界”,随着区域内环境日益改善,武夷山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也不断增加。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大队桐木中队中队长徐自坤介绍,武夷山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两大物种,昆虫类发现的新种有1000多种,武夷山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模式标本产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林贵民表示,“点绿成金”是武夷山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时的一项重要探索事项。
试点以来,武夷山通过打造生态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富民竹业,探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的管理模式。
到如今,武夷山人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日俱增,观念的变化成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给武夷山带来的最宝贵也最长久的财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武夷山,坐落于中国竹子分布的中心区域,是名副其实的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是说。“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郭沫若《游武夷山泛舟九曲》也在告诉人们,武夷山的竹一样可圈可点。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2日讯(通讯员 胡振 林李冰 王怡然)6月28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作为新晋的休闲去处,武夷山崇阳溪漫步道上已聚集了不少游客市民。六个网红打卡点之一的瑞彩祥云观景台,背靠着大王峰,当霓虹闪烁遇上武夷山水,别样的美
中新社福州3月24日电题:探访福建武夷山让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更绿更亮中新社记者龙敏一场春雨过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的空气更为滋润清爽。3月23日,航拍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3月22日,中
日前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全国100个县(市、区)上榜榜单显示,福建入选的有:上杭县、泰宁县、长汀县、将乐县、武夷山市据悉,中国最美县域活动是人民日报品牌战略升维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最美县域榜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端午假期刚过,在环城南路与禾兴路交界处,由红、绿、蓝、青、金五色草花组成的“五彩嘉兴”主题城市花镜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拍照留影。从整洁宽敞的道路到隐形井盖,从见缝插绿的街角小花园、微景观到江南韵味的中式建筑立面,
9月5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近日该厅印发的《广西2022年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各设区市建成不少于3个“口袋公园”。“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
荥经县龙苍沟黑石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从2017年1月试点工作至今已历时5年多,作为试点区域的荥经县也一路跟随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推进的步伐,实现了转型发展的蜕变。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成功被授予“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