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23:41:47 | 浏览:18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土楼生活点滴》。 许玲玲 摄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土楼生活点滴》。 许玲玲 摄
中新网福州7月31日电 (林春茵 郑佳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远离喧嚣,世外桃源,现实中这般乡野风光、农家情趣,哪怕是陶渊明也难觅踪影,可它却是闽西南土楼乡村,最寻常的一道风景。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31日在福州闭幕。作为福建的世界遗产之一,福建土楼的“传世”魅力在其间尽显无遗。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土楼生活点滴》。 许玲玲 摄
崇山峻岭之间或圆形或方形的土楼,是人们对于福建古民居最直接、最强烈的印象。无论是《大鱼海棠》中的“神之围楼”,还是迪士尼版《花木兰》中的木兰家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以土楼为背景,展现带有神秘色彩的古中国形象。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首童谣唱的便是有“土楼王”之称的承启楼。走进承启楼,居民卢才春向记者介绍,承启楼刻在楹联门楣上的家训,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成语意思在里面,“上联为承前祖德勤与俭,下联为启后孙谋读与耕。楼主启发后代人,勤俭能持家,耕读能传家。”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客家盛事》。 刘群力 摄
碧水中流,田宅错落。距离承启楼不远处的初溪村,依山就势沿洪川溪而建,选址布局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风水”理念。客家人巧妙地利用了山间溪旁狭小的平地,建造了一栋栋形态各异、精巧繁美的土楼,完全遵循了耕读文化原则和自然和谐原则。
大多数的福建客家人是南宋、元、明时期从河南中原一带迁入的。饱受战乱饥荒、漂泊流离之苦的客家先民,选择闽粤赣交界的山区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村民陈安娣告诉记者,“好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儿居住了,楼前有水,屋后有梯田,适合大家居住。”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客家做大福》。 鲍传远 摄
现如今,乡村建筑师们根据风口水势,凭借老一代传下来的经验就地取材,用最常见的泥土把房子一层一层地夯造起来,这正是福建土楼震撼人心的原因之一。福建省土楼夯土技艺传承人张民泰向记者介绍,土楼,关键就在于土,“抓起来成了一个团,往上一抛,全部就散开了。这个就说明,它的松粘度跟干湿度正好符合我们夯墙的标准。”
《瑰宝——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纪录片总导演高芝夏在《福建土楼》篇放弃对土楼建筑结构的严整分析,聚焦于活泼泼的水面如镜、牛耕耙犁的农耕画卷,而这幅画卷是依偎着土楼铺展开的。“也就是这时,你明白土楼是‘活’的,传承千年的秩序井然运行着,成为独立于忙碌世界之外的美好,为我们留存了田园生活的可贵样本。”高芝夏说。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龙脉》。 梁国文 摄
目前,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区、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原南靖县文保中心主任简伟鹏表示,福建土楼大多分布在山谷地带,属于雷电的高发区,年平均打雷数达56天,“实施了高科技防雷工程之后,我们就可以大大提高防御雷电的能力。”
申遗成功之后,类似土楼防雷工程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多。简伟鹏说:“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保护文物,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芝夏说,“作为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土楼的安危,牵动的不仅仅是它们的主人,也牵动着亿万爱它的人们的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欢迎追剧!福大人以第一视角、亲身经历为您连续奉上17篇“福建闽西南地区自驾游攻略&故事”,今天发布第13篇,剩余4篇。路线攻略涉及厦门、泉州、安溪、龙岩、永定、南靖,内容题材适合毕业旅行、休闲放松、吃喝玩乐和深度体验。欢迎点击标题下我的账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远离喧嚣,世外桃源,现实中这般乡野风光、农家情趣,哪怕是陶渊明也难觅踪影,可它却是闽西南土楼乡村,最寻常的一道风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31日在福州闭幕。作为福建的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土楼生活点滴》。 许玲玲 摄“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作品:《土楼生活点滴》。 许玲玲 摄中新网福州7月31日电 (林春茵 郑佳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远离喧嚣
福建现存 3万多座土楼,主要集中在龙岩永定县、漳州华安县、南靖县。处于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数量并不多,她没有永安、南靖土楼那么有名气,但这里的土楼却有着别样的风采。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三
福建土楼最终形成的过程,可分成两部分:起源来在闽南,传承来在闽西。前者是创意灵感,后者是群众基础。云水谣土楼从闽中土堡、客家围屋再到福建土楼,三者在传承方面具有延续性,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故而,更多的人愿意相信福建土楼就是客家土楼。但从客家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西南部的龙岩、漳州市境内,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两万余座土楼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福建土楼”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福建建筑文化的里程碑。在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
土楼是中国建筑的瑰宝,是客家人民智慧的成果。分布在福建龙岩、漳州和广东江西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一般都是建在群山之中。土楼就是客家人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的一种房子,有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建在群山中也是为了更好的躲避战乱。据统计土楼的数量多达近3
作者:刚行路上曾经火热的《爸爸去哪儿3》第三站,来到福建南靖土楼,让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无法忘记土楼里会有这样精彩难忘的片段,而事实上,真实的南靖土楼到底怎样,或许亲身体会以后才会明白。这一次,来到南靖土楼以后才更为明确,实际上南靖是一个
南靖属于福建漳州市,南靖县最为精美的土楼是田螺坑土楼群。站在南面山的半山腰上,可见四座圆楼依山而下拱簇着一座方楼,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奇异秀丽。而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虽建于沼泽地,至今却仍巍然不动;精美的怀远楼目前墙体光滑无脱落,
(欢迎追剧!福大人以第一视角、亲身经历为您连续奉上17篇“福建闽西南地区自驾游攻略&故事”,今天发布第14篇,剩余3篇。路线攻略涉及厦门、泉州、安溪、龙岩、永定、南靖,内容题材适合毕业旅行、休闲放松、吃喝玩乐和深度体验。请点击标题下我的账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于7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世遗”福建土楼让人称奇。土楼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华安土楼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也称“客家土楼”,于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与木结构结合,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它们是历史上中国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南靖、华安,永定等地。福建土楼含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
中国传统民居之美之妙,不身在其中,难窥其真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华夏大地上绽放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在世界建筑史上较为罕见。最具特色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安徽古民居、福建土楼、蒙古包都具有代表性。尤其是福建土楼位居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崇山峻岭之间或圆或方的土楼,是人们对于福建古民居最直接的印象。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是客家人在辗转迁徙中,发扬古老建筑技术创造的“世界建筑奇迹”。以土墙、杉木和泥瓦构筑的土楼,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最多可同时容纳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