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19:47 | 浏览:53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南靖、华安,永定等地。它有着奇特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福建土楼以圆形为主,但也有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其他形式。土楼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关于土楼的起源这一“世纪之谜”,至今仍有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土楼是“中原人为避战乱南迁建土楼聚族而居”、“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结晶”。目前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这些土楼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高头乡高北村,这里居住的多为江氏族人,以农耕为主业。高北土楼群背靠海拔近800余米的金山,林木葱茏,高头溪自西而东从土楼群前穿流而过,汇入永定县三大河流之一金丰溪。高北土楼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侨福楼四座土楼。承启楼坐落在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位置,东为世泽楼、五云楼,西邻侨福楼,均保存完好。
承启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该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环和第四环,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落成。圆形土楼,坐北朝南。
全楼由四圈同心环形建筑组合而成,两面坡瓦屋顶,内通廊式。外环为主楼,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73米。第二环高2层,砖木结构,每层40开间。第三层单层,砖木结构,32开间。第四环为祖堂,单层,比第三层稍低,全楼外高内低、逐环递减、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该楼为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
侨福楼始建于1962年,结构相对简单,楼内空阔,只有最外层的一圈,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怀远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距南靖县城54千米,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它是一座双环圆楼,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小环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平时是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取名为“斯是室”。
土楼博物馆又称为土楼之光文化园,原名钟兴楼,是一座长方形土楼,高四层。钟兴楼楼名取自于大门边的对联“钟灵定得乾坤助,兴物勿忘雨露恩”,既表明了钟兴楼的兴建原因,同时也告诫子孙不忘重建家园的恩情。闽南山区由于土匪经常出没,为了抵御外敌,土楼的建造最大程度地考虑了防御功能,牢固耐用的土楼外墙,神奇的洞口防卫,神秘的传声筒与地方通道构成牢固严密的防卫体系。除此之外,一二层没有窗户,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而上面的窗户因为外墙较厚,有些仅仅是开凿了一个洞,而这些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作为射击孔来防御敌人。当大门闭合时,土楼就成为牢不可破的堡垒。
博物馆中央的一个锥形的台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瓦猫,瓦猫是一种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它的作用是避邪纳福、镇宅之用。
和贵楼坐落在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方形土楼,简氏民居,其先祖简德润从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迁来。该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坐西朝东,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据说当初选址建楼,开始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地里,建楼的人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又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南靖、华安,永定等地。它有着奇特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福建土楼以圆形为主,但也有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其他形式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地级市。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就占其中之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福建人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以及漳州市的南靖、华安等县。土楼,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建筑史上也绝无仅有。到此参观过的人们都被庞大而奇特的土楼震惊到了。参观者们给土楼起了很多不同的名称,如“从天而降的飞碟”,“卫星发射基地”
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土楼好不好玩要见仁见智了,有些人可能觉得好玩,从来没看过、没体验过,会觉得好玩,有些人并
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土楼好不好玩要见仁见智了,有些人可能觉得好玩,从来没看过、没体验过,会觉得好玩,有些人并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西南部的龙岩、漳州市境内,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两万余座土楼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福建土楼”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福建建筑文化的里程碑。在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
近日网剧《炽道》热播中,这部剧的主要取景地在福建,在厦门、福州、漳州、晋江多市都有镜头出现,电视剧里清新自然的景观引网友热议。福建旅游资源丰富,八闽大地藏着无数美景,其中最神奇的建筑要数土楼了,广泛分布在漳州、龙岩的山区里,其中尤以南靖最为
土楼,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土楼一般是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
“八闽大地”福建是一个很美的古镇,来福建旅游,你可以看到被誉为“东方城堡”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2008加拿大魁北克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把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安、南靖、华安三地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
漫步在云水谣的古道上,在路旁一个小画室里看见了一幅画,正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当时就被画中的“四菜一汤”土楼所深深的吸引了,连忙问正在作画的画师,这些土楼在什么地方......?驱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几十公里后翻
华安土楼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也称“客家土楼”,于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与木结构结合,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它们是历史上中国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于2008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楼究竟是怎么建造的?住在土楼里有怎样的体验?请听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郑静在“一席”演讲上讲述她对土楼的深入探访和研究。以下是演
福建现存 3万多座土楼,主要集中在龙岩永定县、漳州华安县、南靖县。处于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数量并不多,她没有永安、南靖土楼那么有名气,但这里的土楼却有着别样的风采。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三
福建土楼最终形成的过程,可分成两部分:起源来在闽南,传承来在闽西。前者是创意灵感,后者是群众基础。云水谣土楼从闽中土堡、客家围屋再到福建土楼,三者在传承方面具有延续性,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故而,更多的人愿意相信福建土楼就是客家土楼。但从客家
这一次,去看看土楼福建自驾,必看土楼,这是此次自驾之旅早已计划之中的事儿,说起土楼,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最为著名,蜀黍对其知之甚少,不管那么多了,我们就去那里......可是、可是、可是、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我们差点忘了土楼...